咨询电话:13977162576,13977187946,18775363918孟经理
洪涝灾害后需采取那些动物疫病防控措施?
作者:fcmy 时间:2021-07-29 14:11 人气: ℃
问:洪涝灾害灾后需采取哪些动物疫病防控措施?
答:因特大暴雨等引发洪涝灾害,部分动物因灾死亡,动物尸体未及时无害化处理,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因尸体腐烂暴露于空气、水体、土壤中,造成环境污染。同时,畜禽在应激条件下或因饲养管理不到位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,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,引发非洲猪瘟、高致病性禽流感、口蹄疫、小反刍兽疫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炭疽、猪链球菌病、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。
为科学有效做好洪涝灾害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,应着力强化防控措施,防止“大灾之后有大疫”,灾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:一是强化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,要及时收集死亡畜禽,加强运输管理;二是强化对养殖、屠宰、交易和无害化处理等场所的消毒工作;三是强化重点区域和重点病种的紧急免疫、监测预警和检疫监管;四是强化饲养管理,确保畜禽饲料、饮水安全及养殖环境卫生;五是强化应急物资备和应急值守;六是强化灾后动物防疫知识宣传,做好人员防护。
一、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
灾区畜禽尸体深埋处理技术要点:1.设施设备,根据死亡动物处理数量大小,准备好作业工具。2.畜禽尸体运输。死亡畜禽运输车辆应防水、防渗、耐腐蚀、易清洗消毒。3.畜禽深埋坑选择。4.掩埋坑体的挖掘。5.掩埋方法及要求。6.在无害化处理场周边拉设警戒线和警告牌。7.对因炭疽等人畜共患病死亡的畜禽尸体,禁止解剖,禁止直接进行掩埋处置;尸体必须先焚烧处理,待焚烧彻底后再将焚烧物质一同深埋等等。8.对在野外发现的畜禽尸体要及时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二、强化清洗消毒和媒介消杀
洪涝灾区连续遭受强降雨,死亡动物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,容易造成水源等环境污染。同时,土壤中的病原被雨水冲出来,容易引发动物疫病。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,切断传播途径,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,保障人畜健康,必须进行消毒。灾区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受灾养殖场(户)开展消毒工作,指导规模养殖场、养殖小区落实卫生消毒措施,防止发生疫情。
三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、监测和检疫工作
规模养殖场(户)要结合防控实际,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范工作和高致病性禽流感、口蹄疫、小反刍兽疫、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补免、监测和检疫工作,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要及时补免。
四、强化应急准备
一是加强应急物资备。盘点检查辖区内动物疫苗、消毒药品、防护服、手套等物资储备情况,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;加强运输车辆、冷库、冰箱、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维护和管理,确保有效运转。二是加强应急值守。加强应急力量配备,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情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,随时做好应急准备。出现突发状况,按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置。
五、强化宣传和人员防护
一是加强灾后动物防疫知识宣传。向养殖户等群体加大宣传力度,严禁向水源、河流、路边等处随意丢弃畜禽尸体。对于违反规定的,要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》予以处罚。导致动物疫病传播、流行等,造成他人人身、财产损失的,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。同时,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,推送灾情预警、疫情信息和灾后动物防疫知识,指导养殖场(户)做好防疫管理,改善养殖场生物安全条件,评估养殖场防涝能力,制定畜禽转移等应急预案。二是做好人员防护。从事免疫、清污、消毒以及死亡畜禽收集、运输、处理的人员,应知悉防护要求,作业时应正确穿戴防护服、口罩、手套、护目镜、水靴等防护用具。对一次性防护用品,回收销毁;对循环使用的防护用品,做好消毒处理。处理疑似感染人畜共患病的畜禽时,应及时对个人及环境进行消毒,相关人员接受健康检査,出现不良反应的,应及时就医。
六、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治技术
发生洪涝灾害时易发的动物疫病包括非洲猪瘟、高致病性禽流感、口蹄疫、小反刍兽疫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、猪瘟、炭疽、猪链球菌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。
广西凡成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业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、规模化生产于一体的饲料机械设备企业。主要生产设备有:粉料机组、颗粒料机组、颗粒饲料压制机、饲料混合机、粉碎机、永磁筒、输送机、养鸡设备、A型鸡笼、H型鸡笼、蛋鸡笼、刮粪机、养猪设备、欧式产床、料塔、料槽等各种设备以及型号。(网址:http://dny-ba.com/index.html)